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得以快速發展。目前,我國部分城市已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實施了一系列智慧城市項目,并在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在互聯網、大數據科技時代的今天,智慧燈桿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中基礎公共設施之一,已成為智慧城市最先豎起的智慧“符號”。
智慧燈桿為什么會大火?
“智慧燈桿大火是必然的。”名家匯副總經理兼董事長助理莫菲信心滿滿地說。
早在2014年,智慧燈桿就已開始萌芽,并不斷有產品進行試點,但應用數量并不多。近幾年,隨著各企業投入的不斷增加,產品不斷豐富,自2018年開始市場規模得到顯著增長。
進入2019年,5G的到來為智慧燈桿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莫菲指出,“未來借助5G的推廣,智慧燈桿將會有更多想象不到的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生活。”她推測,“智慧燈桿會先在5G先行覆蓋的地方快速推廣,然后再逐步向全國范圍覆蓋。”
對于5G,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提出質疑,難道智慧燈桿大火就僅靠一個5G?
看似如此,實則不然。作為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智慧燈桿除了搭載5G微基站,還可以作為數據的采集端,也可以作為數據終端,整合監控攝像頭、5G微基站、安全報警等硬件,通過信息感知和大數據交互技術,實現智能照明、智慧交通、無線城市、信息發布等功能。
據莫菲介紹,“智慧燈桿本身可搭載的硬件非常多,這些硬件可以提供給很多部門使用,比如公安、交管、城管、氣象、水務、城市應急等等。城市管理者希望能夠打通各個城市管理運行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起到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的作用,能夠讓管理者和決策者們更加高效地對城市進行管理,做出更多城市發展新舉措。”
除此之外,智慧燈桿還可以使路面上多種桿體整合到一起。未來智慧燈桿會是一個能夠在不同場景下,結合攝像頭、交通指示牌、交通信號燈等,讓市場變得美觀大方,不再有分布不統一、造型不一致的桿體。
智慧燈桿推廣中的“絆腳石”
盡管智慧照明概念火爆,并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應用,但在大多數城市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公眾和應用部門對于這一技術及應用的認知相對滯后。
作為多行業技術融合的產物,智慧燈桿還處于發展初期,在推廣和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難題。比如:
智慧燈桿還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和規定
搜集的信息管理、歸屬管理問題
投入資金來源與回報的模式
每年需要支付的巨額運營費用
……
全華照明總經理指出,“目前,最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解決智慧燈桿的標準和搜集的信息管理、歸屬管理問題。”
莫菲也認為,“協調各個部門的不同訴求、牽頭的政府單位實施力度不足是目前智慧燈桿推廣中遇到的難題。除了深圳、廣州、上海、杭州等一線城市以外,大多數城市都面臨著這樣的推廣問題。”
當然,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智慧燈桿價格偏貴,所以推廣起來有難度。
據了解,深圳市對約24萬個路燈桿進行“多桿合一”改造,初步預算費用高達500億元左右。
“價值決定價格,智慧燈桿不能和傳統的路燈產品相比,要從未來產生的市場效益、經濟效益、政治效益等多方面綜合考慮。通過智慧燈桿采集處理的信息,為城市帶來的價值遠遠高于價格,是無法用金錢直接估量的,所以我認為智慧燈桿價格并不高。”莫菲告訴記者。
智慧燈桿的成熟商業模式
智慧燈桿是產業與專業分工的產物,LED模組、WIFI/微基站、監控、單燈控制器等模塊,都需要有成熟的廠商,一家企業基本不可能完成全部模塊的研發制造,專業分工和模塊化設計是成熟工業產品的必經之路。
因此跨界是必要的。
“城市級別的數據處理,不是一般的小軟件公司能夠完成的,需要擁有龐大的運算能力,后續或會尋求BAT這類大企業合作。”
由于智慧燈桿的運營可能涉及到政府的不同管理部門,那么誰來牽頭?誰來統籌?誰來運營?
就現有的智慧燈桿來說,有些是燈桿帶來了智慧照明的管理業務,牽頭方應該是照明企業;還有一些是合桿,把多種功能集合在一起,合桿建設很有可能是由原來的鐵塔運營商來完成,而照明企業更多的是配合地方建設規劃。
“從商業模式來說,比較好的方式應該是硬件和施工部分由政府直接采購,后續的運營管理可以由企業投資運營,將產生的服務數據,有償提供給各個政府部門,幫助他們實現智能化辦公及管理。”
智慧燈桿“落地”可期
智慧城市不能只是空中樓閣或局限于小規模測試場景,在那么多“絆腳石”的阻礙之下,智慧燈桿如何實現快速“落地”?
對于智慧燈桿的改造,必須先解決基礎建設的時代交替問題。
就目前來看,智慧燈桿控制解決方案有很多種實現方法,所以在路燈的通信技術選擇方面應考慮到通訊可靠和安全、投入成本、運行成本、部署和維修方便等問題。
據歐普照明智慧城市市場總監王誠分析,“智慧燈桿項目落地主要基于兩個方面,一個是它的商業模式,需要能夠運作和實踐;另一個是與政府的連接度,能否提供符合業主要求的智慧燈桿。”
由此看來,智慧燈桿需要搭配5G技術與成熟的商用運營環境,才能獲得豐厚的回報。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國各地的積極推進下,不少多功能一體化的智慧燈桿項目以及高效智能LED系統項目正在相繼落地。
北京國信智城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產業化投建運服模式,為城市大數據智庫、人才、招商、基金、企業集群化開發運營在當地大數據市場(產業化)、基礎設施智慧化(特許經營)提供一攬子方案,和地方政府共同開發本地大數據消費市場、吸引資金和資本本地化運營、用大數據市場帶動大數據招商,驅動本地基礎設施、環境環保、民生教育醫療和服務大數據市場的健康發展和快速成長。
北京國信智城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國家信息中心、中國大數據與智能計算產業聯盟指導下,專門面向中國智慧城市(數字城市)、城市大數據方向的投資、建設、運營、服務一體化的信息化公司。
國信智城在國家信息中心“國家智慧城市(數字城市) 、城市大數據信息化的頂層設計”標準指導下,推動城市可視化、城市運營化、城市服務化、城市大數據化的整體解決方案。為智慧城市提供基礎的物聯網支持、基礎的互聯網支持和智能基礎設施的運維一體化。在此基礎上,全面提升城市的服務管理能力。
國信智城通過“科創+人才、產業+特許、產業+基金”模式,推動城市大數據產業化發展,以數字經濟技術和模式創新,持續推動產業轉型與升級, 成為大數據招商、優政、惠民、興業的服務提供商和平臺運營商。
北京國信智城
國信智城的智慧化路燈解決方案,通過物聯網平臺 、網關及智能化路燈控制硬件,對路燈、夜景、隧道燈等公共照明實行統一管理,達到照明遠程監測、智能管控、節能減耗的“三位一體”成效。
國信智城蜂巢矩陣智慧路燈
國信智城的智慧路燈系統可以依托蜂巢矩陣智慧LED路燈和智能控制平臺,集成WIFI基站、攝像頭、紅外線傳感器、雷達、電子顯示屏、充電樁、微基站等,成為城市的一個信息載體和入口,實現數據監控、城管治理、環保監測、車輛監控、安防監控、燈桿屏、地下管網監控、城市洪澇災害預警、區域噪聲監測、市民應急報警等功能。
國信智城五大核心技術,顛覆傳統照明市場。
1
蜂巢矩陣芯片——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2
相變鋁材料——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3
石墨烯散熱——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4
PDF式電源——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5
物聯網——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通過五大核心技術,使國信智城集成了蜂巢矩陣芯片和相變鋁、石墨烯散熱材料的整燈,更換路燈后,相對高壓鈉燈一次性節能達到85%、通過物聯網燈控節能后,二次節能后更可達到90%的節能。
采用蜂巢矩陣封裝LED、相變石墨烯散熱、大幅度提高照明效率,照明效果提升50%,壽命提高到10年、類比高壓鈉燈增加八倍壽命,類比普通led路燈3-5年壽命,壽命增加100%,且10年光衰不高于20%。
采用物聯網單燈控制,對電流電壓、流明、損壞狀態一目了然,運維成本下降為原六分之一。
國信智城蜂巢矩陣智慧路燈Vs.其他企業路燈:
國信智城蜂巢矩陣智慧路燈Vs. 傳統路燈:
代表項目:國信智城河南三門峽智慧路燈項目、國信智城福建涵江智慧路燈項目、國信智城福建閩清智慧路燈項目等。
除此之外,與黑龍江阿城、湖北孝感、江蘇東海、儀征等地的合作也即將落地!
總的來說,智慧燈桿是綠色智慧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重要技術設施,結合大數據時代的通信技術進步,勢必會加快推動綠色智慧城市的建設,在大數據時代下,智慧燈桿未來或將成為主流。
綜合自燈桿智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