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國信智城旗下國信家聯正在南京籌建,預計下周盛裝面市!
面世后國信家聯將正式進軍智慧平安社區,以科技賦能平安美好社區!
為什么要發展智慧平安社區?
1、政策支持
十九大關于城鄉社會發展治理中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國家高度重視社會管理創新工作,陸續下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意見》和《全國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指導意見》等指導性文件;
民政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于推進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 年,全國大部分街道均應用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
國家《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指出: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整合人口、就業、社保、民政、衛生、文化以及綜治、維穩、信訪等管理職能和服務資源,加快社區信息化建設,構建社區綜合管理和服務平臺。
2、物聯網和人工智能催熟社區電商市場
物聯網和人工智能催熟了社區電商市場,物聯網全國待改造小區總量大于30萬、全國新/待建小區總量大于1萬/年、全國寫字樓總量大于10萬、全國各類園區總量大于2萬。
人工智能社區人臉安防點位大于200萬、社區刷臉支付設備大于400萬、社區(群)新零售設備大于1000萬,新一代電商的戰場主要在社區和社群!
3、社區發展必然趨勢
傳統社區業主概念化、物業傳統化、周邊商業線下;智慧平安社區、業主數字化、物業數字化、周邊數字化,平安社區、智慧社區已成為大勢所趨!
國信家聯:科技賦能平安美好社區
國信家聯為國信智城旗下面向智慧社區服務的專業公司,國信家聯基于“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及大數據”技術,以云可視對講智能門禁硬件和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為核心,通過投資驅動引入地方優質城市合伙人共同經營城市的模式進行社群電商市場開拓。
2019年10月,國信家聯和“家聯寶”品牌擁有公司“福建省家聯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達成股權和品牌合作,形成戰略聯合,以國信家聯為金融和營銷平臺進軍智慧社區市場。
國信家聯以“AI物聯網智慧硬件+平臺+社群電商服務”的商業模式,打造多方共享共贏的智慧社區生活服務生態圈。
國信家聯擁有一支高端技術領軍人物的團隊,并獲得國家信息中心和中科院等高端智庫的全力支持。
由于傳統社區訪客、外來人員及車輛多,識別困難,造成社區安全隱患逐漸突出。鄰里間自發性交流少,社區和諧度低,鄰里矛盾協調困難。同時社區安全、包裹、維修、保潔、老人服務等需求越見增多,物業成本高漲,業主滿意度難以提高。
不管是從物業發展需求還是業務電商需求,傳統社區服務發展缺乏動力,智慧社區應運而生。
國信家聯將打造:
•平安城市——出入口及人口信息大數據、云計算、開放接口,為城市治安治理打造安防大數據平臺。
•智慧政務——智慧社區綜合管理系統為政府建設打造社區網格化管理系統。
•和諧社區——安防聯動、智慧物管、智慧政務城市便民服務,打造幸福生活和諧社區。
•繁華商業——社區O2O、連接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打造互聯網時代的新社區商業模式。
為家庭和個人打造健康舒適社區、平安幸福社區、財富增值社區、智慧科技社區。
國信家聯以社區為單元,實施安全服務“雪亮工程”與“網格化管理”、綜合治理中心、群眾工作中心等優化整合,打造立體化、智能化、綜合化的城市管理,實現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治安監控無死角
“家聯寶”以人臉識別為主要途徑,通過雪亮工程的建設與升級,其配套的智能系統通過視頻分析、語音分析、生物特征識別、態勢感知及物聯網等技術,為社區排查、預警、消除風險隱患,提高公共安全風險防控智能化水平,達到全面服務社區的目標。
家聯寶以人臉為核心,構建四道防線,構筑社區出入口人臉識別,結合物聯網設備,部署社區感知層。
智能硬件:
智能門禁安防機
主要配置
顯示屏:21.5寸
分辨率:1920*1080
屏顯:1000流明
CPU:4核1.8 G
內存:2 GB
攝像頭:200W寬動態高清、抗強光
應用:家聯寶APP,人臉識別,公安視頻聯網應用
檢測報告:
案例
國信家聯的使命:科技賦能平安美好社區
國信家聯的愿景:物聯萬社區,平安億萬家!
公司簡介
北京國信智城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國家信息中心、中國大數據與智能計算產業聯盟指導下,專門面向中國智慧城市(數字城市)、城市大數據方向的投資、建設、運營、服務一體化的信息化公司。
北京國信智城在國家信息中心“國家智慧城市(數字城市) 、城市大數據信息化的頂層設計”標準指導下,推動城市可視化、城市運營化、城市服務化、城市大數據化的整體解決方案。為智慧城市提供基礎的物聯網支持、基礎的互聯網支持和智能基礎設施的運維一體化。在此基礎上,全面提升城市的服務管理能力。
北京國信智城在“科創+人才、產業+特許、產業+基金”模式推動下,在國內戰略布局,攜手客戶與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新城市大數據運營產業模式,以數字經濟技術和模式創新,持續推動產業轉型與升級, 成為大數據招商、優政、惠民、興業的服務提供商和平臺運營商。